小红原本是贾宝玉房中的贴身丫鬟,因一次机缘巧合被王熙凤看中。当王熙凤询问小红的姓名时,小红恭敬地答道:奴婢原名红玉,因与宝二爷名讳相冲,如今只唤作红儿。谁知王熙凤一听红玉二字,立即蹙起眉头,面露不悦之色,冷声道:真是讨人嫌得很,一个个都沾着'玉'字的光正规炒股配资,你也玉我也玉的。
王熙凤为何对红玉这个名字如此反感?这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隐情?让我们细细剖析。首先,小红原名红玉,这名字是她父母所取,当时宝玉尚未出生,自然不存在避讳之说。但后来宝玉降生,按照封建礼制,下人的名字必须避讳主子的名讳,因此红玉不得不改名为小红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红的父母林之孝夫妇是贾府颇有地位的管家,他们以玉为女儿命名,足见对女儿的疼爱。正如贾母所言,即便是小门小户的孩子,也是父母的心头肉。
王熙凤对玉字的反应如此激烈,绝非偶然。她所说的讨人嫌、沾光等语,表面看似在责备小红,实则暗藏深意。在贾府中,提到名字带玉的人,首当其冲便是贾宝玉。这位含着通灵宝玉降生的贵公子,作为贾政与王夫人的嫡次子,因长兄贾珠早逝,实际上已成为荣国府二房唯一的继承人。这对身为长房媳妇的王熙凤而言,无疑是个心头刺。
展开剩余66%细品王熙凤的话语,字里行间都透着愤懑不平。在贾母心中,宝玉可谓掌上明珠,自出生起就享受着远超其他孙辈的宠爱。贾府三春尚且不及,更遑论他人。每当有珍馐美味、新奇玩物,贾母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宝玉。而王熙凤虽也深得贾母欢心,但更多时候是作为管家操持家务,负责讨贾母欢心。这种明显的差别待遇,怎能不让心高气傲的凤姐心生怨怼?
更令王熙凤恼火的是,她必须将这些不满深藏心底。作为当家人,她必须同时讨好贾母和王夫人——偏偏这两位正是宝玉最亲近的长辈。即便对宝玉的种种特权再不满,她也只能强颜欢笑,甚至要刻意表现出对宝玉的亲近。这种压抑的情绪,终于在听到红玉这个名字时找到了宣泄口。
另一个名字带玉的是林黛玉。这位寄居贾府的千金小姐同样深得贾母宠爱,其饮食起居的规格竟与宝玉不相上下,连迎春、探春、惜春三位正经小姐都要退居其次。贾母曾笑言两个玉儿可恶,这分明是爱之深的表现。但日日侍奉在侧的王熙凤,恐怕是真的觉得这两个玉儿令人头疼。
与应付贾府三春不同,伺候这两位玉儿可谓如履薄冰。宝玉被王夫人称为混世魔王,行事乖张,时常惹是生非。而黛玉作为贵客,更是需要小心应对。王熙凤不知为这两个玉儿收拾过多少烂摊子:调解宝黛矛盾、处理宝玉惹出的麻烦、应付他们各种突发奇想......这些琐事让本就日理万机的凤姐不胜其烦。
府中下人们对宝玉的评价也颇为耐人寻味。虽然丫鬟们多对宝玉有好感,但那些阅历丰富的婆子们却看得透彻。傅试家的婆子就曾评价宝玉外像好里头糊涂,中看不中吃。以王熙凤的精明强干,又怎会看不出宝玉的种种缺点?偏偏这样一个在她眼中不成器的公子哥,却享受着贾府上下的万千宠爱,这怎能不让她心生怨怼?
因此,当听到小红提到红玉这个与宝玉名讳相冲的旧名时,王熙凤长期压抑的不满情绪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。她借题发挥的那番话,表面上是在责备小红,实则是对宝玉乃至整个贾府不公待遇的控诉。在这短短的一句话里,蕴含着一个精明强干却不得不屈居人下的女子,对命运不公的无声抗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凯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