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券商按月配资
我必须给出公正评价Galaxy S25 Edge的续航超出预期。它在仅5.8 mm的机身内装入了3900 mAh的电池,在我们的测试中实现了6小时22分钟的估算屏幕使用时间。而iPhone Air尽管仅配备3149 mAh的电池,却表现得更好,达到了6小时43分钟。
那21分钟的差距并不算大,却凸显了苹果在功耗管理上的优势。三星的Snapdragon 8 Elite芯片虽然高效,但苹果的系统优化仍稍胜一筹。传闻中Galaxy S26 Edge将配备4200 mAh电池,可能会让天平倾向三星。
充电速度图片来源 — PhoneArena
在超薄机身中实现无线充电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奇迹。苹果通过在iPhone Air内置MagSafe,实现了在5.6 mm厚度的机身中仍能提供20 W的无线充电速度。如果传闻属实,Galaxy S26 Edge将更进一步,搭载Qi2磁吸无线充电,功率最高可达25 W(与S26系列其余机型保持一致)。这套方案让我联想到Pixel 10系列的Pixelsnap系统。这样一来,Galaxy在无线充电上将略胜iPhone一筹。
但仅凭一点点优势不足以让全球最纤薄的Galaxy手机在市场上超越同样纤薄的iPhone。
摄像头表现图片来源 — PhoneArena
三星大胆地在Edge机型中采用了Galaxy S25 Ultra的200 MP主摄感光元件,结果令人满意。实验室评分显示,S25 Edge的摄像头得分为140,轻松领先iPhone Air的126分。
苹果的单摄48 MP相机能够拍出质量不错的照片,但缺少第二镜头限制了其功能和整体评分。更重要的是,Edge的主摄拍摄的图像更清晰、动态范围更宽、数字变焦更干净,即便没有专门的长焦镜头也如此。
现有泄漏称S26 Edge将配备一颗全新的50 MP超广角摄像头(从12 MP升级),这将进一步拉大两款超薄旗舰在相机性能上的差距。再加上三星的AI编辑工具——如生成式编辑和音频擦除——这些功能在iPhone上均不存在,使得Edge在摄影方面保持优势。
换句话说,摄像头并不是三星需要追赶的短板,也不是决定其受欢迎程度的关键因素。
设计Edge外观已获认可——现在需要合适的叙事真正握在手里时,S25 Edge的惊艳工程感不容置疑。它仅5.8 mm厚、163 g重,在纸面上已经很吸睛,实际握感更是如此,优雅程度丝毫不逊于iPhone Air。
关键在于两大品牌对这类新机型的营销方式不同。苹果将Air定位为奢华物件,一件恰好兼具手机功能的声明性单品。它没有提及单声道扬声器、全球仅eSIM、较差的触感反馈,或是缺失的宏观和电影模式等特性。
三星则把Edge包装成一款“更薄的常规旗舰”,让消费者期待它具备如同Ultra系列的续航和功能,却以全然不同的形态出现。这种叙事方式的偏差比任何规格表都更伤品牌形象。S26 Edge不需要成为“更纤薄的S26 Ultra”,它应当拥有独立的身份,像平行宇宙中的“表亲”。其核心卖点应是设计本身。只要三星拥抱这一定位,将Edge宣传为优雅的Galaxy,而非高端旗舰的“削减版”,就能彻底扭转公众认知。
锁定正确的受众苹果非常清楚iPhone Air的目标用户追求设计感、便携性以及新颖珠宝般的时尚感的群体。相比之下,三星在Galaxy S25 Edge的受众定位上显得犹豫不决。
S25 Edge硬件表现卓越,却传递了混杂的信息。它虽纤薄,却仍试图在规格上与更厚的竞争对手抗衡。更别提它的售价几乎与S25 Ultra持平,导致购买动力大打折扣。
归根结底,S25 Edge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让消费者放弃Ultra而选择它。
而S26 Edge则为三星提供了改写的机会——将Edge系列定位为高端生活方式产品,而非“把最多技术塞进最薄手机”的实验。可以适当削减部分功能与规格券商按月配资,降低价格,并转变营销策略,把它包装成时尚单品。毕竟,技术爱好者不太可能为一部几乎与旗舰同价的超薄手机买单。
凯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